Gard协会近期发布防损通函,表示需持续关注危险集装箱货物的泄漏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可以迅速升级为严重的安全和环境威胁。确保船员和岸上工作人员了解迅速采取行动的重要性,对于防止情况失控至关重要。
据估计,每年有超过500万个集装箱装载危险货物(DG),随着全球集装箱航运的持续增长,这一数字可能还会上升。
即使货物正确申报,也可能没有正确包装和装载,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事实上,国家货运局(NCB)最近进行的一项检查发现,57%的危险货物检查不符合要求,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检查不符合要求是由于防护性差。货物事故通知系统(CINS)成员收集的数据也表明,泄漏仍然是报告最多的事故之一。
重大后果
涉及危险物品的泄漏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举个例子:某艘船的一个甲板集装箱发生硝酸泄漏,近两周后发生火灾,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船和货物全部损失。
幸运的是,船员弃船时没有受伤。官方调查发现,他们错过了卸载泄漏集装箱和控制泄漏后果的机会。调查还发现其他与硝酸泄漏有关的事件,不久之后,港务局发布了成功控制此类事故的消息。
硝酸的国际危规主要危险等级为8级(腐蚀性物质),次危险等级为5.1级(氧化物质)。与金属接触会释放氢气。该物质也可以以放热(产生热量)的方式发生反应,意味着有通过舱口盖腐蚀到货舱的风险。
近期案例
如果潜在的后果没有得到重视,就会失去重要的反应时间。局势升级,船只和船员可能没有充分的装备来应对。实践证明,试图说服租船人或托运人处理这个问题最终也可能会徒劳而返。最重要的是,根据协会的经验,获得岸上当局的合作可能需要时间。
在Gard协会最近的一个案例中,该船最初被禁止将泄漏的硝酸冲洗到港区水域(尽管它不被认为是海洋污染物),后来又禁止泄漏集装箱上岸。在另一个案例中,租船人指出,泄漏硝酸的集装箱很难在最近的港口靠岸,并建议船东将目标瞄准下一个港口,泄漏的集装箱最终会在那里卸货。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情况已经升级,该船被移往锚地,从货舱里可以看到烟雾。最终,这艘船花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获准从锚地驶进港口,卸下受泄漏影响的集装箱,此时泄漏的硝酸已经渗入货舱。随后的检查证实,泄漏集装箱下面的舱口盖上腐蚀了几个洞。
在以上这两起案件中,Gard协会都调集了自己的应急资源,并能够利用其区域办事处与外部专家一起提供全天候援助。除了向租船人强调快速卸集装箱的必要性外,Gard还与救援人员一起处理突发事件。
防损建议
船上应该立即获得所有国际危规货物信息,包括积载位置、危规舱单、装箱单、材料安全数据表和紧急联系电话。集装箱也应按照《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的规定进行张贴标记。当船舶寻求专家建议,船员使用船上的防护设备(如呼吸设备和化学防护服)可以立即采取哪些措施时,都需要这些信息。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一般建议用大量的水清洗甲板上的溢出物。如果该物质与水发生危险反应,应在尽可能远的地方进行清洗。在迎风处安装消防水管可能更安全,这样船员就不必直接拿着它。同时,还应注意避免将物质通过舱口盖冲洗到货舱内。
在调查货物泄漏之前,必须评估船员的安全,特别是在需要进入封闭空间的情况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惰性吸收剂来遏制甲板下的渗漏。如果泄漏扩散到其他货物,特别是其他危险货物,情况可能很快变得更加严重,可能需要专家协助。以硝酸为例,要注意淡黄色到红褐色的烟雾,这是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标志。
如果发现泄漏时船只在海上,船员可能需要迅速决定是否船舶转移到一个可以控制局势并移走集装箱的地方。租船人可以帮助与码头协调,即使码头没有专用的危险品设施,通常也可以携带便携式密封设备。
船东、租船人和当局之间的清晰沟通对于建立信任至关重要。当局也可能需要一个公认的专业承包商,有一个明确和全面的计划来处理这种情况。如果港口不愿意提供帮助,船旗国可能需要提供援助,同时参考国际海事组织的避难地点准则。